□ 徐宁 王斌 崔浩杰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国网党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深入推进“旗帜领航再登高 创新驱动走在前”行动,大力实施12项创新驱动行动计划,以“求实、务实、扎实、真实”为导向,迅速兴起“全员创新、全域创新、全速创新”的生动局面,积极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赋动能、作贡献。 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组织对麟祥(济宁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展验收工作。(隗茂春 摄) 扛牢央企担当 确保电力供应 11月9日,山东省气温明显降低,不少地方的供暖企业启动热态运行调试。当天上午,在青岛莱西市姜山镇西南众水村,国网莱西市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在客户“零感知”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10千伏全众线电缆引线带电开断、接引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线路供电可靠性,全力确保居民温暖度冬。 今年夏季,面对高温、暴雨、地震等多重考验,国网山东电力扛牢央企担当,上下齐心协力保供电、战高温、斗风雨,成功应对了空前严峻的负荷挑战,有力打赢了争分夺秒的抢险战斗,取得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全面胜利。 面对迎峰度夏期间全网用电负荷10天过亿千瓦、两创历史新高的严峻挑战,国网山东电力认真落实全省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方案,外电入鲁最大电力达2698万千瓦、超额完成2200万千瓦目标。高温大负荷期间,山东电网运行平稳,没有采取负荷侧管理措施。 2023年山东外电入鲁电量创历史新高。(徐可 摄) 同时,国网山东电力全面统筹省内省外“两个战场”,有力处置台风“杜苏芮”、德州平原地震突发情况,圆满完成支援成都大运会保电、援冀援吉抢险抗洪任务,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山东)启动仪式、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中彰显了担当。 据预测,今冬山东省用电午高峰最高负荷可达1.03亿千瓦、晚高峰最高负荷达9900万千瓦,正常天气下电力供需紧平衡。目前,国网山东电力正统筹推进电网秋检、机组检修、外电增购等工作,全面做好迎峰度冬准备。 服务“双碳”落地 助力能源转型 “上面发电、下面养大虾,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11月7日,滨州市沾化区的通汇“渔光一体”项目负责人对上门走访的供电员工介绍说,该项目总装机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4亿多千瓦时,年产“盐田虾”370吨。 电网员工在位于山东德州的世界最大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协助开展设备巡视。(徐可 摄) 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认真落实山东省能源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电网的枢纽和平台作用,创造性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四新”落地实践,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助力全省能源转型。 当前,山东省正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海上光伏、胶东半岛核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国网山东电力依托“新能源云”平台,开展“清风暖阳”并网服务专项行动,为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和新型储能项目并网提供精细化服务。 国网山东电力在国网系统率先提供新能源全流程“即查即办”式指引服务,对有并网需求的项目逐一建档立卡,积极协调解决场站并网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应并尽并”。1—10月份,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1428.7万千瓦,同比增长63.6%;新能源利用率达99.1%,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开展线路改造服务海上风电项目并网。(高书峰 摄) 国网山东电力还立足电网前沿视角,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承担23项政府重大课题研究,率先建成“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云储能”示范。山东电力市场现货模式连续平稳运行24个月,率先实现“中长期+现货+零售+辅助服务”四类市场协同连续运行。全面启动“绿动齐鲁”专项行动,1—10月份,达成绿电交易 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绿证交易3.1万张,较去年全年增长210%。 坚持“电等发展” 电网日益坚强 “您好张经理,这几天施工顺利吧?属地工作需要我们协调的,您及时告诉我。”11月10日,国网东平县供电公司特高压属地协调负责人范玲琪来到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东平换流站施工现场,向施工管理单位了解工程相关情况。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今年3月开工,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约50%,每年可减少山东省燃煤消耗约10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90万吨。 ±800千伏沂南特高压换流站开展年度检修,确保电网健康安全可靠运行。(徐可 摄) 多年来,国网山东电力坚持“让电等发展”,聚力提升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构建了全国最大的省域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形成了以特高压“五交三直一环网”为支点、500千伏密集环网为核心、地区220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的大电网运行格局。今年1—10月份,山东35千伏—500千伏电网工程开工98项、投产183项,投产规模国网第一。 9月6日,潍烟高铁莱州站10千伏配电所送电成功,成为全线首座送电成功的10千伏配电所。“莱州市供电公司主动跟我们进行了多次沟通,在各环节给予指导支持,有力地促进了项目进展。”潍烟高铁电气部分项目负责人说。 国网山东电力把攻坚电力线路迁改难题,为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8月28日,菏泽电网110千伏新都线33号—34号线路迁改工程开工,标志着国网山东电力进一步提速雄商高铁相关电力线路迁改工作。8月25日,济郑高铁莘县牵引站外部供电线路——220千伏亭铁线、武铁线送电成功,标志着济郑高铁山东段3座新建牵引站全部带电运行,按期保障济郑高铁联调联试。 加快创新驱动 汇聚磅礴力量 9月8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国网山东电力创新打造的“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成为全国能源行业唯一、驻鲁央企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9月25日至27日,在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对国网山东电力展出的产品性能和应用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国网枣庄供电公司服务峄城石膏矿塌陷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关健 摄) 自8月11日国网山东电力部署启动“旗帜领航再登高 创新驱动走在前”行动以来,全省供电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迅速兴起“全员创新、全域创新、全速创新”的生动局面。 国网山东电力牢固树立“每项工作都有创新空间、都能创新提升”的意识,坚持把创新作为改进工作、提升质效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财务数智转型、人才发展、产业发展等12项创新驱动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管理、机制、技术、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工作质效,确保形成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领先方案和示范成果。 11月7日,国网山东电力组织2023年“金种子”博士人才培训班36名学员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学习调研,激励高学历人才传承、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创新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国网山东电力创新开展电网设备质量检测。(徐可 摄) 人人都是人才,人人尽展其才。国网山东电力持续优化“金种子”“大讲堂”“竞赛培优”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养高端人才501人,总量居国网系统首位,10人获评国网首席专家,实现评选专业全覆盖,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的一线员工王进、冯新岩先后当选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代表,并先后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国网山东电力将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锚定‘再登高、走在前’,以改革提升发展质量,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以安全筑牢发展基础,全力实现质量更高、动力更强、基础更稳的发展,奋力闯出一条示范之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打造‘齐鲁样板’、作出‘山东贡献’。”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伟说。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2023年11月15日6版